黄河中下游支流污染状况分析
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黄河水质逐渐恶化。造成退化的原因之一是平均水流量逐年下降,2016年和2017年水流量处于最低水平。此外,污水排放量也从上世纪80年代的2170万吨逐步增加到2017年的4494万吨。
2、根据1998年水质监测数据,只有29.2%的黄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满足生活用水需求, 61.9%的支流的水质处于劣Ⅴ类的水平。2013年,长江干流水质超标的比例为78.1%,说明自1998年以来,长江干流水质呈下降趋势。污染最严重的区域集中在中游,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超标。
3、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黄河主要支流对水质的影响。在雨季采集了10条支流汇流处的水样。分析了一些典型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参数,然后评价了各支流的水质指标和健康风险,分析了各支流水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分析污染物与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确定哪些因素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综合的、相应的管理策略。
在雨季采集了中下游10条支流的水样进行综合分析,如下图所示。
1、黄河中下游各大支流的水质由上游到下游逐渐恶化,这是由于不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人类活动等污染物的输入所致。
2、黄河中下游的十条支流中,只有上游的清水河水质中等,但需要注意水土流失的问题,而大多数其他支流的水质较差,应该注意工业、生活和农业污染。
3、下游金地河和大汶河水质最差,主要受总磷、总氮、总有机碳、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重点治理。
4、细菌污染不容忽视。严重污染可模拟细菌的群落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致病微生物数量增加,对生物体的健康风险增加,污染物丰富了代谢途径的功能基因,显著促进微生物繁殖。细菌的研究是水质评价的有效补充。
5、对于不同的支流,污染控制措施应根据每个支流的需要进行调整。
推荐文章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双级RO反渗透设备的制造水平也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设备安装调试技能要求的日益严格。 但是,由于双级RO反渗透设备安装的复杂性等原因,在实际的安装调试过程中,依旧会常常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因此,采取正确的措施对双级RO反渗透设备进行安装与调试,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反渗透装置的安装 1、双级RO反渗透设备装置运到现场后,应放置于室内,周围环境温度较低不得低于5℃,较高不得高于38℃。当温度高于35℃时,应加强通风措施。 2、装置到达后,应在一个月内安装完毕,并应立即进行通水试车运行。装置在未进行通水试车前,任何阀门均不得开启。 3、装置就位后,应调整装置支承点,使组件处于基本水平的位置,且与基础接触可靠。装置与供水泵相接管跻及阀门在连接之前应进行脱脂处理,供水泵过流部分也应进行脱脂处理。 4、双级RO反渗透设备的产水管较大输出高度应小于8米。清洗装置与R/O装置间如用硬管连接,则进、回液管均不得直接敷设在地面上,以免损坏。 反渗透膜组件的安装 1、检查压力容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