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浓度低的处理方法

作者: vch11602707
发布于: 2021-10-14 17:24
阅读: 441

活性污泥浓度提升困难原因很多,通过控制活性污泥运行的各工艺指标,我们能够发现活性污泥提升浓度困难与这些指标的关系密切,主要有如下原因:

 

1、污泥没有达到各项控制指标的情况下,提升困难

 

即主要是针对活性污泥控制指标中的SV30,食微比、MLSS。以传统活性污泥法来看,通常控制SV30在15%~30%,MLSS值在1500-3000mg/L,F/M值在0.08以上。

 

如果没有能够达到指标的控制参考值,可认为其是有调整提升能力的,也有必要提升浓度。

 

2、在符合各项控制值的条件下,提升困难

 

对于污泥符合工艺参考值要求的,如若污泥浓度提升困难,需重点分析是否有必要进行提升。

 

1、曝气过度,溶解氧值控制过高

 

曝气过度对活性污泥浓度提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活性污泥提升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细菌容易被过量的曝气所氧化,这使得活性污泥浓度无法进一步提升。

 

为此,保持合理的曝气量,就需要操作人员经常进行确认了,而且确认的曝气效果是整个生化池范围内的溶解氧值。

 

2、营养剂投加不足

 

营养剂的投加在活性污泥培菌和正常运行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营养剂作为细胞的必要组成元素,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否则连基本的菌胶团形成都会受到抑制。

 

为了能够有效保证营养剂的合理量投加,通过对出水水质的营养剂残余检测来判断营养剂投加是否充足比较有效,当然,通过理论计算的营养剂投加量也可以参考。

 

只是需要意识到在提升活性污泥浓度的时候,也需要将营养剂投加量一起跟上,否则出现营养剂投加不足的现象时就会对活性污泥的正常功能代谢产生影响。

 

3、进水底物浓度太低

 

活性污泥的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污水、废水中的有机物,而污水、废水中的有机含量决定了能够支持多大群落的活性污泥总量。通过这个基本原理,我们知道,活性污泥的浓度不能一味向上提升,而是受底物浓度总含量的限制。

 

所以,在需要提高活性污泥浓度的时候,第一个需要弄清楚的是为什么要提高活性污泥浓度,没有目的性的提升活性污泥浓度是没有必要的。

 

因为,将活性污泥浓度维持在动态平衡的时候,此时的活性污泥浓度与进水底物的浓度是相适应的,如果毫无目的的提高活性污泥的浓度,就会出现底物浓度跟不上、活性污泥浓度无法提升的现象。

 

同时,长时间为提升活性污泥浓度而不排泥的话,我们会发现活性污泥会进入老化阶段,以至于会进一步降低活性污泥的浓度。

 

为此,需要提高活性污泥浓度的话,在底物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活性污泥浓度能够维持的一个高点就是它的最高限值,如果要超越这个最高限值就需要新增底物浓度来达到活性污泥浓度的进一步提升。

 

通常,越是发现底物浓度低就越想提高活性污泥浓度,这样的进水有机物浓度,很难培养出较好的活性污泥菌胶团形态。这时,操作人员多半觉得排泥太多,所以,培菌或正常运行时的活性污泥浓度控制过低。

 

孰不知,这样的进水有机物浓度对活性污泥的规模量繁殖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伴有进水流量不足时。解决这样的问题只有增加底物浓度。否则,培菌或运行的结果就是活性污泥无法规模培养,所形成的活性污泥细小松散、活性差、原后生动物稀少。

 

4、进水中含有过量的有毒或抑制类物质

 

难降解有机物或毒性物质的流入对活性污泥的正常繁殖有很大影响。应对这样的情况需要降低此类有毒物质的流入,对蓄积在活性污泥内有毒或惰性物质需要通过排泥及时排除,而不是降低排泥来提高活性污泥的浓度。

 

另外,增加停留时间是应对惰性物质和难降解有机物的重要方法,很多难降解物质如苯类化合物、印染废水的染料等需要提高废水在生化系统的停留时间才能比较彻底的对其进行处理。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4-09-30
    vch1160270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双级RO反渗透设备的制造水平也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设备安装调试技能要求的日益严格。 但是,由于双级RO反渗透设备安装的复杂性等原因,在实际的安装调试过程中,依旧会常常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因此,采取正确的措施对双级RO反渗透设备进行安装与调试,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反渗透装置的安装 1、双级RO反渗透设备装置运到现场后,应放置于室内,周围环境温度较低不得低于5℃,较高不得高于38℃。当温度高于35℃时,应加强通风措施。 2、装置到达后,应在一个月内安装完毕,并应立即进行通水试车运行。装置在未进行通水试车前,任何阀门均不得开启。 3、装置就位后,应调整装置支承点,使组件处于基本水平的位置,且与基础接触可靠。装置与供水泵相接管跻及阀门在连接之前应进行脱脂处理,供水泵过流部分也应进行脱脂处理。 4、双级RO反渗透设备的产水管较大输出高度应小于8米。清洗装置与R/O装置间如用硬管连接,则进、回液管均不得直接敷设在地面上,以免损坏。 反渗透膜组件的安装 1、检查压力容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