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治理中污泥异常的正确理解与处置建议

作者: vch11602707
发布于: 2021-12-22 17:52
阅读: 115

沟通中一位业主无比焦虑,怎么他企业的污水站无法正常运行,近期环保督查来了几次,已是让他忧心忡忡。

在交谈中大致了解了一下对方的情况,方才发现一个即严重而又十分浅显的问题,这家企业的污水处理生化池系统内,居然没有一丁点的活性污泥,长期处于“清水”状态运行;了解真相后业主也是无奈无语。

在知晓状况后,问题却又接踵而至,业主又重视污泥过度;三天两头又在电话里求证:怎么有浮渣了、跑泥了,颜色不一致了,泡沫了等等等。

现实里,此现象不仅是一个个体的问题,而是代表着一线存有此类疑问的中小企业群体的问题。

 

污水治理中污泥异常的几类现象

1·活性污泥絮体呈微细化,颜色异常,沉降性能变差,上清液浑浊且有许多细小羽毛状污泥残片;

2·镜检可发现原生动物,但数量锐减,镜检过程发现有原生动物但多已死亡或失去活性;显微镜下污泥絮体体积比平时小而零散;

3·沉淀池内污泥呈云浪状上浮,出水跑泥严重;

4·最终出水水质浑浊, COD检测指标远高出正常波动范围;

 

污泥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废水PH值大幅波动变化

当活性污泥所处污水环境pH 值<6或pH值>9时,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活性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甚至死亡,此时就会发生污泥松散和上浮现象。

 

pH值大幅波动变化引发的异常症状:

活性污泥絮体呈微细化,色淡,沉降性能变差;镜检原生动物活性不足;曝气池混合液的溶解氧在曝气量不变的情况下逐渐上升,液面浮渣增多,浮渣色晦暗,稀薄松散;出水跑泥严重。

 

pH值大幅波动变化对应的处置建议:

生物系统受到pH值大幅波动变化影响后,镜检仍然可以发现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只是活性受到抑制或部分死亡。因此,恢复受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加快残存微生物的繁殖是恢复生物系统的关键。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在生物池的进口处投加碱液,提高曝气池内混合液的pH值;

2、加大外回流量,维持生化单元相对较高的污泥浓度,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3、在生物池内连续投加营养盐(如工业葡萄糖),补充进水中的营养物质,加快微生物活性的恢复和繁殖;

 

二·废水水体中油脂含量增多

当废水进水中含有大量油脂时,会影响污泥细胞质膜的稳定性和通透性,使细胞的某些重要组分流失而导致微生物生长停滞和死亡;另当废水进水含油脂量过高时,经过曝气混合,油脂会附聚在菌胶团表面,使细菌缺氧后上浮。

 

A·油脂含量增多引发的异常症状:

活性污泥松散微细,色发黑,沉降性能很差;镜检微生物活性不足;曝气池内的需氧量增大且出现大量液面浮渣,浮渣颜色发黑且具有粘性;二沉池水体整体颜色发黑,出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

 

B·油脂含量增多对应的处置建议:

当废水进水油脂含量过高时,经过曝气混合,油脂会附聚在菌胶团表面,导致密度降低而上浮,且细菌处于缺氧状态,使得整个曝气池颜色发黑,液面出现大量浮渣。由于此类油脂多为乳化油,进入曝气池后随着曝气强度增大,油脂对污泥颗粒的吸附包裹越严实,污泥越松散;如何将曝气池内的油脂尽快除掉是系统恢复的关键。

 

在恢复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

1、停止进水,停止曝气,对曝气池进行静止沉淀,然后视沉淀状态,开启进水将曝气池内的上清液强制流出,尽可能降低曝气池内的油脂含量;

2、恢复曝气后,将溶解氧控制在相对较高水平(4mg/L);

3、适当投加部分营养盐,加快污泥的增殖;

4、加大排泥量,促进新、旧污泥的更替;

虽然大量油脂进入曝气池,但生物系统并未遭到完全破坏,因此在采取上述措施后,生物系统恢复较快。 

 

三·废水水体中盐离子浓度增高

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2000mg/L时,微生物的活性将受到抑制,COD去除率会明显下降;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8000mg/L时,会造成污泥体积膨胀,水面泛出大量泡沫,微生物相继死亡。

由于氯离子含量不是进水监测的常规指标,因此在运行中不易察觉,当通过生物系统的某些指标做出判断时,往往伴随的就是生物系统的瘫痪。

 

A·盐离子浓度增高引发的异常症状:

活性污泥松散微细化,色浅泛白,沉降性能很差;曝气池的溶解氧值在曝气量不变的情况下会突然上升,活性污泥混合液液面上会出现大量小气泡,且泛出大量泡沫。

 

B·盐离子浓度增高对应的处置建议:

当发现生物系统受到高浓度盐离子废水的冲击后,往往伴随的就是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全部死亡,此时系统恢复起来也较为困难。由于企业排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并不在环保部门的监测范围之内,因此及时阻断高浓度盐离子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是恢复系统前的首要前提。

 

在恢复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外回流量,对来水进行稀释;

2、将本站的脱水污泥重新投加到生物池内,作为接种污泥,对微生物进行重新培养;

3、为缩短培养时间,加快微生物的繁殖,可向生物池内投加部分营养盐成分。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4-09-30
    vch1160270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双级RO反渗透设备的制造水平也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设备安装调试技能要求的日益严格。 但是,由于双级RO反渗透设备安装的复杂性等原因,在实际的安装调试过程中,依旧会常常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因此,采取正确的措施对双级RO反渗透设备进行安装与调试,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反渗透装置的安装 1、双级RO反渗透设备装置运到现场后,应放置于室内,周围环境温度较低不得低于5℃,较高不得高于38℃。当温度高于35℃时,应加强通风措施。 2、装置到达后,应在一个月内安装完毕,并应立即进行通水试车运行。装置在未进行通水试车前,任何阀门均不得开启。 3、装置就位后,应调整装置支承点,使组件处于基本水平的位置,且与基础接触可靠。装置与供水泵相接管跻及阀门在连接之前应进行脱脂处理,供水泵过流部分也应进行脱脂处理。 4、双级RO反渗透设备的产水管较大输出高度应小于8米。清洗装置与R/O装置间如用硬管连接,则进、回液管均不得直接敷设在地面上,以免损坏。 反渗透膜组件的安装 1、检查压力容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