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运行管理
作为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最后一篇,主要从厌氧生物处理装置的启动、运行管理指标和水质管理指标这三个方面来简单介绍一下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运行与管理。
-
在消化池进行正式投产运行之前,需要进行清水试验,用以检查消化池本身是否存在漏水、漏气的问题;
-
随后就可以向消化池中投放接种污泥,接种污泥通常来自于已经成功运行的消化池中的污泥,投放之前要采用滤网(2*2或5*5mm)进行过滤。
-
接种污泥投放之后,就可以少量的投加浓缩后的生污泥;
-
对产气量、沼气的成分、pH、上清液的VFA(挥发性脂肪酸)等指标进行检测;
-
消化池正常运行后,就可以逐步增加投泥量,经过50~60天就可以达到设计时的负荷。
-
使用污泥启动,培养出颗粒污泥,通常需要1~3个月的时间一般分为启动期、颗粒污泥形成期和颗粒污泥成熟期;
-
对于接种污泥,通常采用厌氧污泥消化池中的厌氧污泥;
-
培养过程中要求水温,pH等环境条件要稳定;
-
反应器中的污泥负荷需要控制在0.05~0.1kgCOD/(kgSS·d),容积负荷则要小于0.5kgCOD/(m³·d);
-
VFA浓度需要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浓度;
-
为了淘汰部分絮状污泥,表面水力负荷要大于0.3m³/(㎡·d);
-
进水中可以适当的提供无机颗粒(钙、铁等),必要时适当补充微量金属元素(镍、钴、钼等),促进产甲烷菌的生长;
-
颗粒污泥的形状多种多样,呈现出球形、卵形、丝状等;
-
平均粒径1mm,粒径通常在0.1~2mm之间,最大的也能达到3~5mm;
-
颜色多为黑色、灰色和灰白色,也会出现黄色或铁红色。
推荐文章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双级RO反渗透设备的制造水平也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设备安装调试技能要求的日益严格。 但是,由于双级RO反渗透设备安装的复杂性等原因,在实际的安装调试过程中,依旧会常常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因此,采取正确的措施对双级RO反渗透设备进行安装与调试,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反渗透装置的安装 1、双级RO反渗透设备装置运到现场后,应放置于室内,周围环境温度较低不得低于5℃,较高不得高于38℃。当温度高于35℃时,应加强通风措施。 2、装置到达后,应在一个月内安装完毕,并应立即进行通水试车运行。装置在未进行通水试车前,任何阀门均不得开启。 3、装置就位后,应调整装置支承点,使组件处于基本水平的位置,且与基础接触可靠。装置与供水泵相接管跻及阀门在连接之前应进行脱脂处理,供水泵过流部分也应进行脱脂处理。 4、双级RO反渗透设备的产水管较大输出高度应小于8米。清洗装置与R/O装置间如用硬管连接,则进、回液管均不得直接敷设在地面上,以免损坏。 反渗透膜组件的安装 1、检查压力容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