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系统已引起全球重视!
近年来,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dental unit waterline,DUWL)卫生情况在国内逐渐得到了重视,同时多个地方标准已经出台,如北京市于2019年12月25日发布了《DB11/T 1703—2019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技术规范》,浙江省于2021年01月29日发布了《DB33/T 2307-2021 牙科水路系统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其实,在国际上各个国家在更早的时间就开始重视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相关问题,并制定了相关规范,本文对各个国家在此方面的标准情况做以下总结:
国外关于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相关标准
1996 年美国牙医协会 (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ADA) 针对牙科治疗台水系统的污染问题,制定了一个理想的标准,即要求用于非外科手术的牙科用水的细菌含量在 200cfu/ml 以下; 颁布实施了技术规范《环境管理实践指南: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 ( Guidelines for Practice Success,Managing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Dental Unit Waterlines) 。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了《牙科设置感染预防实践总结( 2003) 》( Summary of Infection Prevention Practices in Dental Settings) ,系统总结和提出了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感染问题和干预措施。
澳大利亚牙科协会于2015年发布的第3版感染控制指南,并建议:牙科非手术用水细菌菌落总数≤500 CFU/mL,同时强调对于免疫力低下患者,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控制在200 CFU/mL以下。
日本对牙科综合治疗台输出水质量做出了强制规定,要求符合日本本国饮用水标准,即细菌总数≤100 CFU/mL,且不得检出大肠埃希氏菌。
在波兰发布的指南中,参考了美国2000年以前建议的水质标准,即细菌总数≤200 CFU/mL。
在英国发布的指南中,虽然没有对出水细菌浓度做出数值限定,但强调了医疗用水须符合饮用水标准要求。
针对 DUWLs 水质卫生,美国牙科安全、无菌和预防组织( Organization for Safety,Asepsis and Prevention,OSAP) 制定了指南文件《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 水路质量控制检查指南》 ( Dental Unit Waterlines: Check Your Dental Unit Water IQ) 以及《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 检查清单》( Dental U- nit Waterlines: Dental Unit Waterline Fact Sheet) 。
国内关于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相关标准
2017年,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口腔诊疗用水管理规范》(DB22-T2714-2017),明确指出:口腔诊疗用水及水源水的菌落总数不超100CFU/mL,通常干预水平是最大允许水平的50%;口腔综合治疗台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2018年,在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口腔综合治疗台用水微生物标准》(DB12/T 804-2018)中明确了:供水水源细菌菌落总数应<100 CFU/mL,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三用枪出水、牙科手机出水细菌菌落总数应<500 CFU/mL,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口腔外科操作、种植牙操作或免疫缺陷患者接受口腔治疗时应使用无菌水。
2019年,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布了《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技术规范》(DB11/T 1703-2019),其中明确说明:口腔综合治疗台输入水卫生要求至少选用符合GB 5749的生活饮用水,宜选用经水处理装置处理的水作为输入水。诊疗用水卫生要求诊疗用水菌落总数应不超过100 CFU/mL
2021年,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布的《牙椅水路系统清洗消毒技术规范》(DB33/T 2307-2021)中指出:口腔诊疗用水菌落总数,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不应超过100 CFU/mL,R2A琼脂培养基培养不应超过500 CFU/mL。
此外,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医疗机构医疗用水卫生要求(报批稿)》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牙科综合治疗台水系统消毒卫生要求(送审稿)》可能在近期内公布实施。在这两个标准中,均明确规定了:牙科综合治疗台用水的水源应符合GB 5749要求,应使用软化水,用水细菌菌落总数≤100 CFU/mL,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大肠菌群;口腔科操作使用的牙科手机的冷却用水或冲洗用水应选择无菌水;免疫缺陷患者接受口腔诊疗时宜选择无菌水。
综合来看,国家及各地政府正在不断完善口腔综合治疗台用水卫生要求,以期能够严格、规范、标准化地管控口腔诊疗用水安全,尽可能地降低诊疗过程中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推荐文章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双级RO反渗透设备的制造水平也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设备安装调试技能要求的日益严格。 但是,由于双级RO反渗透设备安装的复杂性等原因,在实际的安装调试过程中,依旧会常常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因此,采取正确的措施对双级RO反渗透设备进行安装与调试,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反渗透装置的安装 1、双级RO反渗透设备装置运到现场后,应放置于室内,周围环境温度较低不得低于5℃,较高不得高于38℃。当温度高于35℃时,应加强通风措施。 2、装置到达后,应在一个月内安装完毕,并应立即进行通水试车运行。装置在未进行通水试车前,任何阀门均不得开启。 3、装置就位后,应调整装置支承点,使组件处于基本水平的位置,且与基础接触可靠。装置与供水泵相接管跻及阀门在连接之前应进行脱脂处理,供水泵过流部分也应进行脱脂处理。 4、双级RO反渗透设备的产水管较大输出高度应小于8米。清洗装置与R/O装置间如用硬管连接,则进、回液管均不得直接敷设在地面上,以免损坏。 反渗透膜组件的安装 1、检查压力容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