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09
    vch11602707
    随着环保高压的来临,水处理项目在化工行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今天为大家带来水处理技术满满的干货。   粗/细格栅       一、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应熟悉粗/细格栅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确保电机电源线连接正确,供给电压正常。 3、厂区粗格栅开停方法为:拨“手动”档位,按下“开/停”按钮为开,按起“开/停”按钮为关,操作中观察指示灯的显示;拨“远控”档位,由中控室控制开停。 中提泵站粗格栅及厂区细格栅开停方法为:拨“手动”档位,逆时针转动“分闸”按钮后按下“合闸”按钮为开,顺时针转动“分闸”按钮为关,操作中观察指示灯的显示;拨“自动”档位,由中控室控制开停。 4、开动格栅前应检查值班记录,观察进水渠道内有无大的障碍物,若有应先予以清除。 5、开动前应确保驱动链条和齿耙链条无障碍物,且松紧度合适,润滑良好。 6、电机减速箱内润滑油油位正确,油质符合要求,通气孔应畅通。 7、点动电机,驱动整个传动机构。运转应...
  • 2022-03-02
    vch11602707
    工业污水特点 1.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排放方式复杂。 2.污染物种类繁多,浓度波动幅度大。 3.污染物质毒性强,危害大。 4.污染物排放后迁移变化规律差异大。 5. 恢复比较困难。 工业污水COD降低的方法 1.物理法 添加絮凝剂 一般是在废水中加入絮凝剂,然后利用格栅或其它物理隔栅工具把一部分污染物处理下来,带走一部分有机物。 吸附法去除COD 可以通过活性炭、大孔树脂、膨润土等活性吸附材料,吸附处理污水里的颗粒有机物、色度。可以作为前处理,降低比较容易处理的COD。 2.电化学法去除COD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实质,就是直接或间接的利用电解作用,把水中污染物去除,或把有毒物质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3.微生物法去除COD 生物法是靠微生物酶来氧化或还原有机物分子,破坏其不饱和键及发色基团,从而达到处理目的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除了COD之外,工业废水还有很多成分需要去除。 常用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1.多效蒸发结晶技术 在工业含盐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工业含盐废水进入低温多效浓缩结晶装置,经过3—6效蒸发冷...
  • 2022-03-01
    vch11602707
    反渗透浓水资源化回收利用探讨 01、基本情况 废水为一级反渗透除盐装置排水-浓盐水。反渗透(RO)工艺制备纯水的过程  中会产生浓水,其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若直接排放可能会对土壤、地表水、海洋等产生污染;若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过高的总溶解性固体对活性污泥的生长也非常不利。被高度浓缩的RO浓水以及由清洗剂、阻垢剂引入的化学物质直接排入环境,也必然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寻找经济高效的RO浓水处理方法,对保护环境的意义重大。 02、技术路径  2.1、概述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由于它具有物料无相变、相对能耗低、除盐效果好、处理工艺成熟可靠,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易于运行和管理等优点,近几年来在许多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反渗透技术一般的设计产水率为75%,实际产水率更低,大约会产生30%的浓盐水。若原水是水质非常差的地下苦咸水,或者海水,浓水产生量会更大,可能达到50%。当前很多反渗透工艺产生的浓水都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同时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针对反渗透浓水,当前的研究主...
  • 2022-03-01
    vch11602707
    临时控制措施主要用于控制由于临时原因造成的污泥膨胀,防止污泥流失,导致出水SS超标或污泥的大量流失。 临时控制措施包括絮凝剂助沉法和杀菌剂杀菌法两种。絮凝剂助沉法一般用于非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而杀菌法适用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1)絮凝剂助沉法   指向发生污泥膨胀的曝气池中技加絮凝剂,增强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使之容易在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 混凝处理中的絮凝剂一般都可以在此时应用,常用的絮凝剂有聚合氧化铝、聚合氧化铁等无机絮凝剂和聚丙烯酰胺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絮凝剂可加在曝气池的进口,也可投在曝气池的出口,但投加量不可太多,否则有可能破坏细菌的生物活性降低处理效果。 使用絮凝剂时,药剂投加量折合三氧化二铝为10mg/L左右即可。     (2)杀菌法   指向发生膨胀的曝气池中投加化学药剂,杀死或抑制丝状菌的繁殖,从而达到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目的。 常用的杀菌剂如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锅、漂白粉、过氧化氢等都可以使用。实际加氯过程中,应由小剂量到大剂量逐渐进行,并随时观察生物相和测定...
  • 2022-03-01
    vch11602707
    生物脱氮对环境条件敏感,容易受温度变化影响。绝大多数微生物正常生长温度为20~35℃,低温会影响微生物细胞内酶的活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降低10℃,微生物活性将降低1倍,从而降低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工艺投入运行后,由于四季的交替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影响,若不加以人工调控,温度很难保持适宜。而温度调控则会耗费大量的能源。     01 低温对硝化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细菌生长和代谢的重要环境条件绝大多数微生物正常生长温度为20~35℃。   生物硝化反应可以在4-4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氨氧化细菌(AOB)最佳生长温度为25~30℃,亚硝酸氧化细菌(NOB)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5~30℃。     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微生物细胞内某些酶的活性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速率,进而影响污泥产率、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和速率;   温度还会影响污染物降解途径、中间产物的形成以及各种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有可能影响到产气量和成分等。    温度不但影响硝化菌的生长,而且影响硝化菌的活性 02 低温对反硝化的...
  • 2022-02-28
    vch11602707
    水泵的前世今生 最早的泵是在大约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出现的,阿基米德发明了一种泵,称为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至今仍有厂家在生产。     古希腊人克特西比乌斯(Ctesibius)(公元前285-222年)发明的压力泵是一种最原始的活塞泵。主要用来生产水柱以及从井口举起水。(至今还保存在古罗马时代的遗址上,如在英国的西尔切斯特(Silchester))。 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方板链泵作为一种链泵(Chain pump)是泵类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 1475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工程师弗朗西斯科·迪·乔治·马丁尼(Francesco Di Giorgio Martini)在论文中提出了离心泵原始模型。 1588年,意大利人阿戈斯蒂诺·拉梅利(Agostino Ramelli )自费出版了《阿戈斯蒂诺·拉梅利上尉的各种精巧的机械装置》(Le Diverse t Artificiose Machine delCapitano Agostino Ramelli)。(这部著作详细描述了许多二三百年以后制造成功并成为商品的工具和机械设备)。其中有关于链泵、水泵、滑片泵的描述。 大約在1590-1600年,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