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27
    vch11602707
    当难溶盐类在膜元件内不断被浓缩且超过其溶解度极限时,它们就会在反渗透或纳滤膜膜面上发生结垢,回收率越高,产生结垢的风险性就越大。   目前出于水源短缺或对环境影响的考虑,设置反渗透浓水回收系统以提高回收率成为一种习惯做法,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精心设计、考虑周全的结垢控制措施和防止微溶性盐类超过其溶解度而引发沉淀与结垢尤为重要。     RO/NF 系统中,常见的难溶盐为CaSO4、CaCO3和SiO2,其它可能会产生结垢的化合物为CaF2、BaSO4、SrSO4和Ca3(PO4)2,下表列举了难溶无机盐的溶度积数据。   为了防止膜面上发生无机盐结垢,可采用如下措施:   (1)加酸   大多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CaCO3几乎呈饱和状态,由下式可知CaCO3的溶解度取决于pH值:   Ca2+ + HCO3–«  H+ + CaCO3   因此,通过加入酸中的H+,化学平衡可以向左侧转移,使碳酸钙维持溶解状态,所用酸的品质必须是食品级。 在大多数地区,硫酸比盐酸更易于使用,但是另一方面...
  • 2021-12-24
    vch11602707
    一、活性污泥的形态、组成与性能指标 1.活性污泥法工艺 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废水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其主要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图2-5-1)。废水经初次沉淀池后与二次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与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胶状物质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营养,代谢转化为生物细胞,并氧化成为最终产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机物需先转化成溶解性有机物,而后才被代谢和利用。废水由此得到净化。净化后废水与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内进行分离,上层出水排放;分离浓缩后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其余为剩余污泥,由系统排出。       2.活性污泥的形态和组成 活性污泥通常为黄褐色(有时呈铁红色)絮绒状颗粒,也称为“菌胶团”或“生物絮凝体”,其直径一般为0.02~2mm;含水率一般为99.2%~99.8%,密度因含水率不同而异,一般为...
  • 2021-12-24
    vch11602707
    一、污水处理加盖除臭有没有必要? 污水池加盖不仅实现了企业的环保生产,而且也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特别是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站等,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排出的恶臭气体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周边企业及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如不加以治理,环境污染将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对污水池等废气废水污染严重的地区进行加盖处理是明智的选择。 污水处理的恶臭气体主要产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排污泵站、进水格栅、曝气沉沙池,污泥处理设施以及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污泥浓缩、脱水干化、转运、热干化、堆肥等处。不同的处理设施及过程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恶臭气体。 对污水池废臭气体加盖除臭是一种环保的治理手段,而且通过对污水池进行加盖,有效的保护了周围的环境,实现了污水池废臭气体净化的目的。 二、污水处理加盖方式 加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加高盖,一种是加低盖。加高盖的具体做法是在需加盖的构筑物上加一个高度约1~5m的大盖,将所有的池面、设备均罩在里面(走道板外挑可以不罩在里面);加低盖的具体做法是在构筑物水面上加一个高...
  • 2021-12-23
    vch11602707
        你或许听过一种说法: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来自LUCA。   LUCA的全称是“最后一个普遍的共同祖先”,这是一种早期生命形式。目前普遍认为,LUCA生活在至少35亿年前,甚至更久远的过去。LUCA并不是最早的生命,然而让它变得与众不同的是,它被认为是现存所有生物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换言之,只有LUCA的直系亲属最终存活了下来,并繁衍出了如今的地球生物圈。   对于LUCA甚至更早的生命来说,目前所有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都认为,需要一种能量来源来促进它们原始的化学反应发生,推动生物新陈代谢的出现。但我们仍然不清楚,这种能量来源究竟是什么?生命最初的化学反应又是如何开始的?   近日,在一项发表在《微生物学前沿》的新研究中,一组科学家重建出了LUCA的新陈代谢并发现,原始生命用来拼凑细胞分子零件的几乎所有化学步骤都是放能反应。他们认为,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那种合成生命的基本零件所需的能量,恰恰就来自代谢本身。整个过程还有一种基本的起始化合物必不可少,那就是氢气(H2)。 ...
  • 2021-12-22
    vch11602707
    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综合指标有两类,一类是以与水中有机物量相当的需氧量(O2)表示的指标,如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和总需氧量TOD等;另一类是以碳(c)表示的指标,如总有机碳TOC。对于同一种污水来讲,这几种指标的数值一般是不同的,按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为TOD>COD>BOD5>TOC。 1.总需氧量TOD 总需氧量TOD是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高温下燃烧后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mg/L计。TOD值可以反映出水中几乎全部有机物(包括碳C、氢H、氧O、氮N、磷P、硫S等成分)经燃烧后变成CO2、H2O、NOx、SO2等时所需要消耗的氧量。 2.总有机碳TOC 总有机碳TOC是间接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种综合指标,其显示的数据是污水中有机物的总含碳量,单位以碳(c)的mg/L来表示。一般城市污水的TOC可达200mg/L,工业污水的TOC范围较宽,最高的可达几万mg/L,污水经过二级生物处理后的TOC -般...
  • 2021-12-22
    vch11602707
    沟通中一位业主无比焦虑,怎么他企业的污水站无法正常运行,近期环保督查来了几次,已是让他忧心忡忡。 在交谈中大致了解了一下对方的情况,方才发现一个即严重而又十分浅显的问题,这家企业的污水处理生化池系统内,居然没有一丁点的活性污泥,长期处于“清水”状态运行;了解真相后业主也是无奈无语。 在知晓状况后,问题却又接踵而至,业主又重视污泥过度;三天两头又在电话里求证:怎么有浮渣了、跑泥了,颜色不一致了,泡沫了等等等。 现实里,此现象不仅是一个个体的问题,而是代表着一线存有此类疑问的中小企业群体的问题。   污水治理中污泥异常的几类现象 1·活性污泥絮体呈微细化,颜色异常,沉降性能变差,上清液浑浊且有许多细小羽毛状污泥残片; 2·镜检可发现原生动物,但数量锐减,镜检过程发现有原生动物但多已死亡或失去活性;显微镜下污泥絮体体积比平时小而零散; 3·沉淀池内污泥呈云浪状上浮,出水跑泥严重; 4·最终出水水质浑浊, COD检测指标远高出正常波动范围;   污泥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